一次生產的批量越大越好?

若問生產現場的管理人員,一次生產的批量是越大越好,或是越小越好?絕大多數的人都會以直覺回答:「一次生產的批量當然是越大越好!」再問:「為何批量越大越好?」一般的回答是:一次生產的批量越大,比較好生產,可減少換線的次數和時間,也不會因為經常換線而造成品質的差異。而生產的效率比較高,生產的成本也會因為可以更大的數量分攤,而降低單位成本。

但是,若再進一步思考,就會發現生產的批量越大,另一方面產生的負面效應就越多;例如一次生產的批量越大,整批完成的時間就會延長,對客戶的交期就會延後,而在這一大批完成之前,別的訂單如果臨時插進來就會被迫往後延,於是客戶就不高興。不高興的客戶可能隨時取消訂單。此外,生產的批量越大,因為儲存的時間加長,加上倉儲管理不良,品質容易變異,而隱藏更多看不見的品質成本。

一次大批量生產也使得庫存增加,積壓資金。倉庫需要的空間必須加大,倉庫裡搬運的次數和成本也隨之增加,而存貨跌價的風險也大增。已經生產好的成品也有可能因為設計變更而陳舊,無法銷售。

從上述說明可理解一次生產的批量越大,表面上單位成本可以降低,但是總體成本卻因而增加。

然而為何大多數負責製造的管理人員都會認為一次生產的批量越大越好?因為它們只站在生產的角度來看事情,以為生產的目的是在追求高效率和低的成本。而忽略了生產最終的目的是要滿足客戶的需求以及獲利。

如此說來,一次生產的批量就應該越小越好,如果客戶的訂單數量是一個,就應該只生產一個,而不是生產二個,三個或一堆。但是如果一次只生產一個又要提高效率,以及降低成本又要做到好的品質,這就為難絕大多數製造管理的人員。但是這也就是為何許多日本工廠在過去數十年間採取及時生產(JIT)而超越歐美企業的關鍵因素。

從回答一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得知一個人或組織裡的一群人在想什麼,以及他/她可能採取什麼決策和行動。就大多數製造管理人員喜歡大批量生產而不願意小批量生產,就可得知大多數管理人員只是從「製造」這個局部的功能作思考, 而忽略了整體的利益。 管理迷思2

管理拾穗(NO.781)

本文作者曾渙釗 Arthur Tseng 安瑟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本文作者保留所有著作權利

*使用或轉載本文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Arthur 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