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桃芝颱風來襲後的第三天,天氣又晴朗起來。近午時刻,我從家裡出門,騎著自行車要到公司。我途經孔子廟,看見一群幼稚園的小孩在廣場前遊戲,我原來可選擇另一條路,但為了接近那一群可愛的小朋友於是騎了過去,然後經過公園、動物園,再繞道大馬路上來。當我看這陽光普照、蔚藍的天空,心想這真是美好的一天,就快到公司不遠處,耳邊忽然聽得一聲巨響「碰!」,我於是從自行車上摔下來,跌到馬路上。一部機車和騎士也很快地衝倒在我面前,是我從背後被撞倒了!我想站起來,但看到右小腿流出血來,傷口不小,而腳掌的方向向外側傾斜,直覺告訴我,我的小腿骨折了!路人見狀,趕緊代叫119,我也借肇事騎士的手機告訴太太趕快來協助我。救護車趕來了之後,先幫我把受傷的腳固定住,用擔架抬上車,然後一路呼嘯,直奔醫院急診室。一個小時後,我被送進手術室,由醫師做半身麻醉後,動手術,先清理傷口,再將骨折處接合,並用外固定器將斷骨接起來。我從手術台上醒來之後,發覺在腳上多加了幾根穿過小腿肉看起來「很恐怖」的支架。再被送入病房接受後續治療。

住院近二週,人躺在床上又無法下床自由走動,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什麼事也不能做,百般無聊,頭腦卻很清醒,只有胡思亂想。出事當天,我原來認為這是一個颱風遠離、風和日麗、美好的日子,卻被一個急著在中午送便當的魯莽騎士給撞倒了,瞬間改變了我未來幾個月的計劃和行程,我原來有幾趟出國之行,還有一些既定的計劃,全都得告停。醫師告訴我,要等右小腿骨長好,大約需要四至五個月,屆時,腳上的固定器才可拿掉(又得進一次手術房),在此之前,我什麼地方也不便去,什麼事也不便做。

躺在病床上時我回想,這一切都是在一秒鐘的瞬間發生的。如果我出事前經過孔廟時選擇的是另一條路,或是騎車的速度稍快一點或慢點,就不會碰上這場車禍了。我想,如果我可以早一點出門或晚一點出門,也許就不會被撞上。但事後想來,這些「如果」都是無用的,再怎樣也改變不了已發生的事實。但是事後再回想這些可能發生的各種假設-「如果」真的沒用嗎?

猶記得剛進大學時,大一的英文課本裡有一篇文章題目叫「如果我重作大一的學生(If I were a freshman again)。已經從大學畢業的作者說如果大學生活可以重來,他將如何、如何……。 凡人無法預知未來,大多數人通常要等到事過境遷,檢討起過去,才會興起「如果」我當初能怎麼樣,我現在一定不一樣的念頭。但過去的畢竟是過去了,無法從來,只能想想以後該怎麼辦。

假日時,我喜歡上街逛書店,東看看西翻翻。現在多了一個好去處;上網逛書店。我常去的是亞馬遜(Amazon)的書店,在那裡敲一個關鍵字就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書。幾個月前我意外發現到有本小書,書名叫《如果》(IF),讀者的反應也不錯,於是訂購了一本來看看。這本書既不是小說也不是論文,一題一句的,寫的都是些假設的情況,現實不可能發生的事。例如:「如果今晚你可邀請歷史上已逝世的一位名人來和你共進晚餐,你會邀請誰呢?」,或是「如果你可以回到你的過去,你會選擇回到哪一年呢?為什麼?」這本書只有問題,沒有答案,每句的開頭都是「如果」(IF),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每一個人都知道逝者已矣,來者不可知,思前顧後,用的都是假設的語氣。譬如:「如果你現在忽然成為億萬富豪,你最想做什麼?你還會繼續工作,求學嗎?」,「如果時光可以重來,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科系讀書?(因為過去熱門的科系,現在可能已經成為冷門了),每一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但這些答案的背後,才是此時你真正想要滿足的需求。

景氣不好,許多個人和企業也都受到衝擊。股票指數在一年多前由高峰逆轉而下,折了一半。手上曾經擁有股票的人說,如果我能及早賣掉,我現在就有多少錢。當初營收情況良好的企業,股價不凡,如今跌到了個位數以下,成了雞蛋、水餃股,讓人不勝唏噓,有些人閒談起來,開頭就說:「如果以當年股市最高點時計算,我的股票加起來就有多少錢!」

以「如果」開頭的是個假設的語句,但它也是個條件句,例如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就被父母親、師長灌輸一個觀念:如果要出人頭地,就要努力。這句話沒有錯,因為「不努力,怎麼會成功呢?」但是反過來說,如果努力的話,是不是就會成功?就會出人頭地?許多人就會回應說,「那倒未必見得」。可見「努力」是成功的一項必要條件,但若要成功或出人頭地,光靠努力還是不夠,必然還需要其他條件的配合,例如前人就說一個人要成功就需具備三個條件:一「舉」(有人推舉),二「運」(運氣好),三「才情」(有真本事)。

企業的經營也是一樣,光是努力還不夠,還需要許多條件的配合,例如:

如果一個企業要經營成功,首先就要有好的產品或服務;

如果有好的產品或服務,還要有好的行銷和業務的策略;

如果有好的行銷和業務的策略,還要有好的 生產和品質系統;

如果有好的生產和品質系統,還要有好的供應商及運籌系統;

如果有好的供應商及運籌系統,還要有好的應收帳款管理;

如果有好的應收帳款管理,還要有良好的财務管理;

如果企業要獲利,就要有好的人才;

如果要有好的人才,就要給員工一個有安全感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

這些「如果」都是一個個的條件,如果其中有一個以上的條件沒有實現,企業經營的成效就會減弱或是中斷。但是由於大多數的組織強調分工,雖然每一個功能或部門,都在為企業的整體目標努力,但思考卻都是局部性的,因此反而看不見如何達成組織的整體目標。舉例來說,銷售的責任是爭取到更多的訂單(沒有人會反對),但是如果接到的訂單遠超出生產的產能,以致無法如期交貨給客戶,積壓太多未完成訂單,會造成客戶不滿。或是生產部門認為追求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為達成企業目標的必要條件,則不論訂單是否足夠就採取大量生產,結果造成客戶需要的沒有,不需要的有一堆,生產的存貨成了企業最大的負擔。這些思考都如同個人思考一樣:「如果我很努力,就會成功」,存在著一些盲點。

思想或思考決定我們要選擇的,我們的選擇又決定要採取的行動,而這思想(或思考)的背後,就藏有太多的假設-「如果」。有些時候這些假設可能是對的,但也可能是錯的,好像下棋的人,在決定下一著棋之前,無不思考:「如果我下這一著,我的對手會採取什麼因應的措施?」「他可能會選擇什麼行動?」,「下一步我該怎麼辦?」……這一串可能發生的問題。

這回我發生車禍,就個人而言,純屬意外,是個單獨事件。但是當這社會一再重複發生相似的意外,就不是個案。我在醫院的急診室就看到許多車禍受傷的人送進來以及聽到別人發生一些大大小小的車禍。每日來換藥的護士小姐問我是怎麼發生的,我答說被機車撞的,於是又說現在的交通真亂。護士小姐回說:「不是交通亂,是人亂。」我同意她的說法,但我認為人會亂主要是因為交通系統和制度造成的。

因車禍發生時接受 119救護車的服務,三週後意外接到市長的慰問函,雖不是親筆信,但也表示市長對市民的關愛。於是我寫張回函 致謝,並建議市長,如果能將道路兩旁的人行道增設自行車道,如歐、美、日一些大城市一 樣,將汽機車與行人和自行車區隔,則車禍意 外的情況必可減少。如果整個交通及道路規劃系統可以做得更好,市民發生車禍的機率就一定會下降,則市民的生命及財產就更有保障。

療傷期間,行動不便,困頓斗室,有時探望窗外街景,無法自由自在出外走走,生活飲食都得靠家人打點、補給,心情因而低落。家人鼓勵地問我:「腳好了之後,你最想做什麼?」我心想:「如果腳好了,我想去爬近郊的小山,去看雲、看海,去拜訪一些老友,聊一聊,去幾個月沒去的書店,選幾張CD,吃小吃」,這些在平時都是很尋常的事,要到行動不便時,才顯得珍貴。

「如果」是個假設,也是個條件,它既是理性也可能是感性。平時有機會與家人、朋友到KTV去唱歌時,我就喜歡點那首校園民歌-「如果」。它是這樣唱的:「如果你是朝露,我願是那小草;如果你是那片雲,我願是那小雨.....。如果你是那海,我願是那沙灘;如果你是那陣煙,我願是那輕風……。」不論是工作或日常生活,我喜歡用「如果」來思考。

原稿來自安瑟管理顧問通訊安瑟通訊 2001年10月第36期

管理拾穗(NO.805)

本文作者曾渙釗 Arthur Tseng 安瑟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本文作者保留所有著作權利

*使用或轉載本文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Arthur 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