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孔子

前些日子樂壇的盛事是幾位國際知名的演奏家接來台演出,如大提琴家馬友友、小提琴家林昭亮,及德國的小提琴家穆特。我雖無法到國家音樂廳現場聆聽,但透過電視錄影播出仍可欣賞到大師的精采表現。讓我這個音樂的門外漢深感佩服的是這些大師對於演奏的曲子非常熟悉,即使是很長的曲子,不必看樂譜也記得每一個小音符,而又詮釋得那麼好。我看到馬友友一個人在舞台上獨奏《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拉著琴弦時疾、時徐、時激昂、時低吟,他的臉上又不時出現各式各樣豐富的表情,如微笑、專注、沉思、陶醉,整個人已與音樂溶成一體。林昭亮的小提琴的表演也同樣地精采。這幾位世界頂尖級的大師,每年環遊各地至少有一百多場的演出,演奏許多不同的曲目。讚佩之餘,我心裡不免浮起一個問題:「他們是怎麼可以演奏這麼多不同的曲子,又演奏的那麼好?」

為了多瞭解這幾位仰慕的大師,我閱讀了坊間出版的馬友友和林昭亮兩人的傳 記。發現這二位大師有些共同點;他們從小就喜歡音樂,在父母親的協助下,很早就接觸樂器。馬友友四歲時自己選擇大提琴作為他音樂的終身伴侶,每天練習十至十五分鐘,五歲時已經能拉巴哈的三首組曲,而且將樂譜背滾瓜爛熟,不需看譜,也能拉得純熟。初次上台表演,就贏得眾人的掌聲。他的指導老師對他的父親說:「巴哈這三首曲子,有的人一輩子都沒辦法拉好,他才五歲,卻能拉得四平八穩,太難得了。」

林昭亮四歲的時候他父親替他購買一隻真正的小提琴,五歲時拜師學藝,正式練琴,小小年紀每次練琴二、三十分鐘,不到六歲就參加一場小提琴發表會,是參加表演的孩子中,年龄最小,學齡時間最短的一個。除了練琴以外,小時候的林昭亮以大部分的時間閱讀父親買給他的書籍、曲譜以及一遍又一遍聆聽尚未學習過的曲子,奠定了以後的基礎。

這些頂尖的大師除了正式演奏,大部分的時間就用在練習上,報紙上說即使在場地不合適的情況下,如飛機上,他們也都拿出樂譜一遍又一遍地讀著。

有一則故事說,某一位音樂家平日在家 時就會練鋼琴,美妙的樂聲,也會傳到鄰居的耳裏,然而有一陣子鄰居聽到的是一些破碎、不完整,也不太悅耳的音樂,一次見面時,鄰居問他是否最近收了學生在練琴。他的回答是沒有,是他自己將過去彈的曲子,照著樂譜重新再練習,同時也糾正一些過去沒有發現的錯誤,因此斷斷續續,有些小節還反反覆覆,因此聽起來不甚悦耳,相當抱歉。他的鄰居聽了之後,反而更加佩服他認真的態度。這就如同孔子說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今天台灣的一般家庭,大都有能力支持小孩子學音樂、學琴,買部鋼琴或一隻小提琴在家裡練習,除了小孩子具備的天資以外,是否勤於練習就決定未來的有成。許多學生跟隨同一老師,讀的是相同的樂譜,除了個人的領悟和天份之外,每個人能達到的程度卻極為不同,這其中大多數人半途而廢,有些人持續下去到達一定的水準,只有極少數人成為頂尖的大師。這之間的差別,我想;關鍵在於是否勤於練習。

十餘年前我被公司派往德國的西門子工廠見習。按該公司規定要先學習德語,於是到德國之後先進語言學校,參加九週的密集德語課程。德語的文法較英語的更複雜,光是名詞就分中性、陽性、陰性,又有各種時式的變化,常常弄得頭昏腦脹,我們的德語老師要求學生不斷地練習才能純熟。我記得她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練習造就大師。」

練習往往是枯燥乏味、機械式的,但是要想精通任何一項技藝、一門學問,都必須要靠反覆地練習,唯有經過這些階段,才能打下深厚的基礎。傳說有一個小和尚想要學習武功,於是到少林寺拜師學藝。老師父要求他每天先擔任挑水、砍柴的一些粗重的工作。適當的時候再傳授武功。他每天要從山上走很長階梯到山澗中去汲水,再砍柴火,儘做一些雜事,第一年過去,他感覺沒學到什麼,第二也是如此,到了第三年他忍不住問師父何時才可以開始教他武功。師父回答他打從第一天起就開始教他功夫,小和尚內心不解,明明是師父只叫他做些粗活,沒有指導他任何武術。

師父接著問說這三年來每天的苦工作;如挑水、砍柴、燒火,是否練就他一身好體力,如臂力、腿力和耐力。有了這些基本條件,再教他武術,才能如虎添翼般的精進。如果沒有具備好的體質,就算學得一招半式,功夫也是有限。小和尚聽完了師父的一番話,才明白師父的心意。

個人學習是個人精進。一個團隊也需要學習才能精進。一位好的演奏家也不能只會獨奏,有時他也必須要和幾人或甚至於上百人的樂團一齊演出,共同譜出一些優美或壯麗的曲子。於是,樂團的每一位樂師,首先要先精通自己的樂器和熟練自己的樂譜,再和其他的成員搭配,並依照指揮對演奏曲子的詮釋和掌握的節奏演出。

一個企業團隊也和樂師和樂團一樣,先要求每一位成員不斷學習成為他/她負責領域之專家,接著要求他/她要和團隊的其他成員合作,共同努力。然而,每一個人都是專家的團隊,不見得就會成為高績效的團隊。

如果每一個人都依照自己的喜惡,只顧突顯自己的重要性,缺乏整體的目標和一致的看法,其結果是每個人各行其是,腳步混亂,方向不一致。團隊的績效可想而知,由一流人才所組成的團隊其績效可能比三等人才所組織的團隊還差,為何會如此呢?因為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專家可能缺乏團隊學習。

彼得聖吉在他的「第五項修練」中提到一個學習型組織要有五項修練。他認為每一位成員首先要不斷地學習,才能自我超越。接著要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因為任何的進步,都來自改變,加入一個團隊之後,還要與其他成員建立共同願景(vision),然後與其他團隊成員一同學習,最後要作系統的思考。

一個團隊是否具備學習的能力,可以從對問題的發生和解決的方法來判斷。如果說一個企業團隊會重複發生相同的問題,每次又採取相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而問題卻隔一段時間之後再發生,如此週而復始,們大概就可認為這是一個缺乏集體思考和學習的團隊,這個團隊可能無法找出核心的問題,採用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只顧眼前,而忽視未來。

舉例來說,某一家公司的業績不好,逐年下降,公司在做內部檢討時,會提出的原因可能是;經濟不景氣(大家生意都不好),或是競爭對手採取價格戰,競爭對手有著比我更好的條件或資源(財大、人多),我們的設備老舊。業務部門認為生產部門的配合性差、交期太長、品質不好、成本過高,而生產部門則認為業務部門的銷售能力差,無法贏得客戶的訂單,既有的產品無法銷售,預測老是無法準確,於是各部門相互指責。每一位部門主管都認為問題是別人造成的,與他無關。

一個有著學習能力的團隊,面對問題時會做深度的思考,從各種現象中應用分析, 歸納的系統方法,找出核心問題,例如業績不好,是否自己的競爭條件差、制度不健全、系統的反應能力差等,整體績效評估的項目不適當,而解決方案就靠眾人集思廣益,作深度的對話,從對話中激發構想,並採取一致的行動,朝著相同的目標分工合作去努力。相互指責,歸罪於他人或外在環境的思考或作法,可以證明一個團隊缺乏學習的能力。

一個人要不斷學習,其能力和心智才會繼續成長。同樣的,一個組織也要不斷地學習,才能提昇整體的能力以及團隊的心智(mindset)。

學音樂的人很多,但要想成為像馬友友、林昭亮這樣的世界級大師,當然不是件 容易的事。也許是個人先天的資質欠缺,後天的條件又不足所致。然而「業精於勤」,而「勤能補拙」。既使自認先天和後天條件都不足的,只要在自己專注的領域裡堅持不斷地學習,必然會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原稿來自安瑟通訊1999年八月第23期)

管理拾穗(NO.795)

本文作者曾渙釗 Arthur Tseng 安瑟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本文作者保留所有著作權利

*使用或轉載本文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Arthur 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