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要為小孩的成績好壞負責?
班親會時,有智慧的班導師準備了一張全班都考不好的小考數學考卷,請家長作答,臺下家長們看著艱難的數學題目都苦笑。
多數家長很容易在簽聯絡簿時,只問孩子分數,很少靜下來看題目,並了解孩子目前在學業上遇到的困境。
有個古老的笑話是:家長之所以只看成績,是因為整張考卷只看得懂成績。-以上取材自李秋瑩文,國語日報2020年4月8日
個人覺得一個孩子的學習成果,他/她本身的條件,如天資、體力、資質、特性、興趣、努力等占了絕大部分,可能約占60~70%。
其次是小孩的家長和學校老師的教導方式、豎立的榜樣、價值觀、陪伴、溝通、激勵方式等,大約占20%~30%。
整個社會大環境包括學校、教育機構的軟硬體,教育制度和系統、經濟和文化等大約占10%~20%。
舉美國知名的聾盲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為例。她在19個月大時因罹患急性腦炎,而失明和失聰。但是她的父母親沒有放棄她,請來女家庭教師安妮•蘇利文開啟她的學習之路,並一路陪伴她上大學。使海倫成為首位畢業於高等學府的聾盲人。
由此例可看出一個人的學習之路包括了他/她個人的努力,家長的不懈的支持和鼓勵,還有老師的教導,以及社會和國家提供的教育資源、環境和制度等。
當家長和老師重視小孩的成績好壞時,是否也檢討一下,他們可以為小孩的學習做些什麼?
*應用TOC限制理論的系統思考可以使雙方有效地溝通和化解衝突
TOC限制理論的系統思考~應用於親子、家庭、教育(NO.050)
本文由曾渙釗Arthur Tseng 安瑟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整理改編
本文保留所有著作權利
*使用或轉載本文請註明編者及出處